古代的一两白银,折算成人民币大概是多少钱?碎银又是什么?

古代的一两白银,折算成人民币大概是多少钱?碎银又是什么?

到了宋代,一两银子可以购买500斤大米,相当于大约1000元人民币。而在清代,一两银子大致能换取100公斤大米,折合成人民币大概500元左右。

在《大清会典则例·户部·俸饷》记载中,文武官员的年俸银为:一品官员180两,二品官员155两,三品官员130两,四品官员105两……而普通百姓的月收入大约是2两银子。由此可见,白银的购买力在古代的各个朝代中都很强。影视剧中那些侠客随手扔下几十两银元宝作为饭钱的情节,实际上是不符合当时经济常理的。

清代正一品官员的年俸仅为180两银子,然而影视剧中的侠客却能轻松甩出比这还多的银元宝,实在有些不合情理。可以想象,普通百姓的生活压力是相当大的。

在明朝中期到清朝康雍年间,外国商人大量携带白银来华进行贸易。自明朝隆庆年间起,政府开始规定白银可以作为法定货币,白银开始广泛流通。然而,白银的使用依然存在不便之处。在当时,官方流通的白银多为“银锭”,即我们今天所称的“银元宝”,其中常见的规格有“十两”、“二十两”、“五十两”等。

然而,民间铸造的白银,称为“底银”,其质量参差不齐,一些商贩为了牟取暴利,会在银子中掺入铜、铝、锡、铅等金属,这使得银两的成色和重量各异,也成为白银难以取代铜钱成为日常流通货币的原因之一。

为了方便日常交易,人们在明清时期常常会带上剪刀和戥子(称重器)出门。戥子实际上是一种小型秤,除了用于称量白银,还常用于称重一些贵重的药材和香料。剪刀则用来剪银子,把一块大银锭“剪”成若干小份,这样既便于日常交易,也能检查银子的纯度。

李然犀在《清末天津“钱鬼子”揭秘》一书中记载,若想知道银锭内是否掺有铜或铅,就得用剪刀把银锭剪开,才能清楚看到里面的成分。当时,许多商号都会准备这种剪银的大夹剪,即便是一个五十两的银元宝,也能轻松用夹剪剪成两半。

不仅是银元宝,银簪、银手镯等饰品也可以用来交易,而碎银的使用,正是通过剪银的方式逐渐形成的。例如,如果一个古人用三两银子购买两两的商品,商家会在他面前使用戥子称重这三两银子,确认其分量是否准确。在确认没有问题后,商家会用剪刀把这三两银子分成两部分——一两和二两。如果一次剪得不对,商家还会多剪几次,直到银子分割得非常精细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古人为了避免被不法商贩在交易中做手脚,通常会在家里预先剪好银子,这样外出交易时更加方便。这就像如今我们预先准备零钱以避免找零的麻烦。

不过,即便是拿着三两银子,古人也不能直接用它购买三两银子的商品就离开。商家还会称重,并且仔细检查银子的成色,以确保其中没有杂质。这就像现在废品收购站在收购金属时,会根据金属的纯度来决定价格。

在明清时期,碎银不仅仅用于日常交易,它还广泛应用于工资支付。以江西景德镇、浙江嘉兴的油坊为例,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工人在辛勤工作,而他们的工资通常是以碎银支付的。

一个典故《火耗归公》正是与碎银相关,源于清朝雍正年间。在征税过程中,官府会将碎银熔炼成银锭,但在熔炼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损耗,这一损耗便叫做“火耗”。而为了防止自己亏损,地方官员通常会在火耗的基础上加收额外的费用,最终导致农民承担过重的负担。直到雍正皇帝进行严肃整顿,实施“火耗归公”,才大大减少了这一问题。

综合来看,影视作品中那些侠客随手甩银元宝、不查验找零的场景,实际上是与历史现实严重不符的。即使这些侠客不在乎金钱,酒馆的老板仍然需要用戥子和剪子来检查银两的重量和成色。而对于大多数古人来说,银锭是很少直接用于交易的物品,他们更常使用的是剪好的碎银。

因此,影视作品中的这些场景,不必太过当真,我们可以当作娱乐消遣,享受其中的幻想乐趣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[交流]霓裳宝阁520双倍积分参考表
365速发国际welcome

[交流]霓裳宝阁520双倍积分参考表

📅 09-30 👁️ 3521
全网求下架,35万人请愿禁播封杀它
det365娱乐场

全网求下架,35万人请愿禁播封杀它

📅 09-02 👁️ 3473
近期涉中國公民電信詐騙案件頻發 中國駐緬使領館提醒
阴阳师:荒川之主的出没之地——荒川之主刷新位置详解
正在阅读:1.1GHz高频秒杀对手 讯景HD7770魔尊评测1.1GHz高频秒杀对手 讯景HD7770魔尊评测
美酒节不来一杯?盘点魔兽世界各种酒类获取办法
乐视1s屏幕碎了多少钱/乐视1s手机屏幕多少钱
beat365手机网址

乐视1s屏幕碎了多少钱/乐视1s手机屏幕多少钱

📅 08-16 👁️ 1460
联通大王卡办理指南:不换号升级方法与步骤
beat365手机网址

联通大王卡办理指南:不换号升级方法与步骤

📅 08-11 👁️ 8348
快手榜怎么看?轻松掌握数据,助力内容创作
365速发国际welcome

快手榜怎么看?轻松掌握数据,助力内容创作

📅 09-05 👁️ 5369